车螯酒方-(痈疽、疮疡、发背)

车螯酒方-(痈疽、疮疡、发背)

痈是为气血毒邪所阻滞,壅遏不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疽,初起在皮肤上即有杰粒脓点,继则灼热、肿胀、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疮疡初起如瘭浆,渐渐溃烂,如汤火灼伤,汁流浸淫...
白艾蒿酿酒方-(癞病)

白艾蒿酿酒方-(癞病)

【来源】《太平圣惠方》 【配方】用白艾蒿十束,每束如。 【制法】粗剉,以水一硕,煮取汁五斜,以曲十五斤,糯米一硕,如常法酿酒,熟。 【主治】治大风癞,身体面目有疮。 【用法】即每服暖一中盏,服,日三服...
补肝酒又方-(肝虚流泪)

补肝酒又方-(肝虚流泪)

本病多因肝肾亏损,延及泪窍所致,以流泪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临床表现为患眼不红不肿,惟流泪无时,迎风更甚,平素泪液盈眶,或溢出脸缘,流至面颊。无时流泪,迎风时更甚,部分老年患者一般有重沙眼史。 ...
牛膝附子酒

牛膝附子酒

【配方】牛膝、秦艽、天冬各15克,薏苡仁、独活、细辛(炙)、制附子、巴戟天各10克,五加皮15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石楠叶10克,清酒1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细,用酒浸于瓶中,冬十日,春七日...
蚕沙酒(三)-(痹证)

蚕沙酒(三)-(痹证)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方】原蚕沙(炒黄)。 【制法】袋盛浸酒。 【主治】风缓顽痹,诸节不遂,腹内宿痛。 【用法】饮。 说明:本方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附诸药酒条。
抽葫芦酒-(水肿臌胀)

抽葫芦酒-(水肿臌胀)

【来源】《医林改错》 【配方】抽葫芦。 【制法】以黄酒入葫芦内煮一时,或自抽干葫芦,焙为末。 【主治】治腹大周身肿。 【用法】服酒,或黄酒调服葫芦末三钱。
葱豉黄酒汤-(感冒)

葱豉黄酒汤-(感冒)

【来源】《偏方大全》 【配方】葱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 【制法】先将豆豉放砂锅内,加水一小碗,煎煮10分钟,再把洗净切段的葱(带须)放入,继续煎煮5分钟,然后加入黄酒,立即出锅。 【主治...
崔氏苍耳酒-(癞病)

崔氏苍耳酒-(癞病)

【来源】《外台秘要》 【配方】苍耳(八月收,含茎叶花实)一石,牛膝根一升,松叶二斗,商陆根(白色者)二升,鼠粘根一斗。 【制法】上五物皆剉讫,以水两石五斗,煮取六斗汁。如釜小可分煮之,即分三斗汁。将浸...
菖蒲浸酒方-(耳聋)

菖蒲浸酒方-(耳聋)

【来源】《普济方》 【配方】菖蒲三分,木通(剉)二两,磁石(捣碎水淘去赤汁)两,防风(去芦头)、桂心各三两,牛膝(去苗)三两。 【制法】上为细剉,用生绢袋盛,以酒一瓶内药,浸七日。 【主治】治虚劳耳聋...
白杨皮酒(四)-(脚气)

白杨皮酒(四)-(脚气)

【来源】《普济方》 【配方】白杨皮(东南西向北去地三尺者,白杨皮白色者佳,不要近墓者)。 【制法】上取一斤半,勿令见风,去皮细剉,熬令黄赤,以清酒一斗,内不津器中渍之,密封头,勿令泄气,冬月二七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