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酒(五)-(痿证)

菖蒲酒(五)-(痿证)

【来源】《永乐大典》 【配方】菖蒲(削治薄切,曝干)一斗。 【制法】以生绢袋盛之,以好酒一石,入津瓮中,安药囊在酒中,密封泥之,百日发视之,加绿叶色,复饮一斗秫米内酒中,复封四十日,便漉去滓。 【主治...
车螯酒方-(痈疽、疮疡、发背)

车螯酒方-(痈疽、疮疡、发背)

痈是为气血毒邪所阻滞,壅遏不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疽,初起在皮肤上即有杰粒脓点,继则灼热、肿胀、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疮疡初起如瘭浆,渐渐溃烂,如汤火灼伤,汁流浸淫...
艾蒿酒方-(骨鲠)

艾蒿酒方-(骨鲠)

骨鲠咽喉,以鱼刺为多。细柔的鱼鲠痛可用单方及以下药酒试治,硬骨及较粗鱼骨,梗塞咽喉,服药及药酒治疗无效时,则应施以手术取出。 (《圣济总录》) 【配方】艾蒿(切)一握。 【制法】上一味,以水酒各一盏...
艾叶酒方-(癞病)

艾叶酒方-(癞病)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干艾叶(浓煮取汁),每一斗米曲用艾叶五两。 【制法】上一味,随曲米多少,用煎浓汁拌浸,酝如常法。 【主治】治白癞。 【用法】酒熟不拘时稍稍饮之,常令酒势相接醺醺然。 说明...
常山酒方(四)-(疟疾)

常山酒方(四)-(疟疾)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常山、鳖甲(醋炙去裙)各三分,虎头骨(炙)半两,豉(炒半分),桃枝一握,柳枝一握,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三七枚,干枣(去核)三枚,乌梅(炙)七枚。 【制法】上九味,细,以酒...
一醉不老丹

一醉不老丹

【配方】熟地黄90g 生地黄90g 五加皮90g 没石子6枚 莲子蕊90g 槐角子90g 白酒4000ml 【功用】补肾固精,养血乌须,壮筋骨。 【制法】1 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
长松酒(二)-(痹证)

长松酒(二)-(痹证)

【来源】《普济方》 【配方】松根(切片)1公斤,酒1公斤。 【制法】将松根九蒸九晒,用酒浸于瓶中,封口,7日后开封取用。 【主治】风寒湿痹,腰痛,膝弱,阳痿。 【用法】每于食前温饮1-2杯。
当归元胡酒-(痛经)

当归元胡酒-(痛经)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月经前、后或行经时,以下腹及腰部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导致本病的原因可有气滞、血瘀、寒凝、气虚等不同。经前下腹痛,痛连胁肋,或兼见乳胀者,多因气滞所致;经前或月经刚来时,少腹刺痛拒...
补益杞圆酒-(眩晕)

补益杞圆酒-(眩晕)

【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配方】枸杞子、龙眼肉各60克,好白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浸入酒中,封固,7天后即可饮用。 【主治】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腰酸肢倦,健忘,失眠,神志不宁等症。无明显症状...
侧子酒(二)-(脚气)

侧子酒(二)-(脚气)

【来源】《外台秘要》 【配方】侧子(生用)、干姜(生者良)各五两,丹参、牛膝各六两,金牙(碎,绵裹)、磁石(如上)、生石斛(干用八两)各一斤,石南(炙)、独活(炙)六两,萆 、生茱萸、生地黄(干者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