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来访者而言,在他所能影响和负责的这一部分内,能够令他的咨询效果达到最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完全开放的坦诚。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咨询的本质就是「滋养」。
由于各种各样的生活,成长,思维,人际关系的问题导致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是处于一种紧缩的,紧张的,拒绝的状态。
而心理咨询就像令你浸润在太阳的温暖中,浸润在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中,它由外向内,抽丝剥茧,去渗透,去深入到你的内在,它会触摸到你最深处的那些紧张的,纠缠的「结」。
你可能被你那些「紧张的外部」堵塞和隔绝住了觉察的能力,以至于你无法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问题症结所在。
所以心理咨询通常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我们需要时间令你逐渐卸去伪装,逃避,和隐瞒。
我们需要令真正的你展现出来,我们要和那个最深处的你对话。
但你的所有伪装,逃避,隐瞒,它们是你多年来习惯用来自我保护的工具,就像你给自己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
我们需要给你时间令你相信,在这间咨询室里你是安全的,没有人会伤害你,你不需要用铠甲来保护自己,你不需要假装成别人来逃避那些你一直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滋养」的第一层含义就是「陪伴」,这是一个令你先接受我在你的生命中存在的过程。
这个时候我不需要也不用去做什么,只是要给你时间来熟悉这样一段新的关系,给你时间来相信“我不会伤害你”。
在这种信任产生了之后,你的防御才能被打开,我才有有机会看到那个真实的你,我才能触摸到你的那个「结」之所在。
事实上,在你能够相信“我不会伤害你”的这个过程中,治疗就已经发生了。
当你逐渐打开铠甲,将你真实的自我展示在另一个人面前时,这是第二层治疗。
咨询师看到真实的你,这个时候我们通常能做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疏通和打开你的那个「结」,一件是为你梳理清楚你的过去和现在,你的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关系。
这是第三层治疗。
我之所以说咨询的本质就是「滋养」是因为,对每一个来访者而言,「咨询师稳定的存在于那里」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干预,只要让这样的关系持续下去,改变的发生其实是自然而言的事。
但是很多的咨询师,也包括我,在咨询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于“做得太多了”。
这种做得太多是指,为了缓解自身的职业焦虑,为了达成“来访者获得了“有效”的改变”这一目的,为了证明自己作为咨询师是“有用的”而做了很多没有必要去做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你不能去追求咨询的「效果」。
我们所追求的效果通常是“希望来访者能够有一个正面的改变”,但事实上咨询的效果这不是受咨询师能控制的,同时所谓“正面的改变”也不一定对来访者而言就是有益的,当我们为充满不确定的咨询设置了一个预定的“效果”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扼杀了来访者自由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段咨访关系的可能性。
当然,心理咨询的现实意义的确是令来访者获得成长,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不是咨询关系中的“主导者”。
前天早晨我在听一个中法精分培训时有听到这样一段描述: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是为来访者所用的。
来访者用我们走一段路,在这一过程中,他学会走自己的路。
——爱娃–玛丽·高尔德”
听到这一段时我兴奋的好像整个人都被打开了!
“来访者用我们走一段路,在这一过程中,他学会走自己的路。”多么绝妙的比喻!我简直忍不住想学一招瞬间移动飞到高尔德女士的身边一把将她举高高的!
重点在于,我们是为来访者所“用”的。
重点在于,在这一“过程”中,来访者学会走自己的路。
所以咨询师过强的目的性,都会给来访者造成阻碍,并且,令治疗的这个“过程”变得阻滞、不通畅。
我最近的个人体验是和一位心理动力学的老师,在最近的这次咨询中我最大的一点收获其实是,我学会了去相信自己的直觉。
我意识到在那次咨询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其实我说的都是“废话”,因为我不断的在用我的那些自我保护的铠甲去讲述和思考,所以我阐述的我的过往经历都是经过我无意识的过滤的,那些体现我生命中阴暗面的部分会被自动的合理化或者回避,那些我不愿意面对的羞耻经历会无意识的从我的嘴边划过去。
但也许是这三分之二的废话时间令我的铠甲逐渐软化了,突然间,我发现我的大脑自动运转了起来,当我谈到某个关键词的时候,某个人,某些画面,某种感觉自动跳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我的大脑还无法意识到这些自动蹦出来的经历和画面究竟和我们在谈论的主题究竟有什么联系,但是我选择把这些经历和画面全部讲了出来。
最后老师做分析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那些过去的经历全部都被整合起来了。
尤其是那些我自由联想到的画面和经历,那些几乎都是最重要的线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一开始说:对于来访者而言,能够令他的咨询效果达到最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完全开放的坦诚的原因。
通常而言,几乎每一个咨询师都具备的能力就是从你的经历中找到线索,帮你分析,联接,与整合。
因此咨询中的大多数时候其实就是咨询师在试图令你讲出全部的真相,咨询师在试图令你感到安全,试图得到你的信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围绕着这个点展开。
当然选择要相信一个人是需要勇气的,选择一个能够令你信任的咨询师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我想表达的重点在于:如果你在一段咨询中能够开始相信你的咨询师不会伤害你之后,那么你越快的能够保持完全开放的坦诚对你的帮助就越大。
当你逐渐的能够学会保持坦诚之后,我想也许你会产生和我一样的想法,就是你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直觉。
生活逐渐令每一个人都在学会的事情就是,否定和忽略自己的直觉。
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往往是很有用的,它会将一些原本是显而易见但被我们刻意忽略或是不愿面对的问题直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咨询的时候,你的直觉会自动的帮你把问题的关键联接起来,你提到某个关键词时你的大脑冒出来的第一个人的形象,冒出来的第一个场景,那些可能是一直埋藏在你内心中的秘密,只是你一直选择不去重视它。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直觉时,我们的态度却往往是,因为害怕承认那些令我们感到羞耻、不安的事实而选择了隐瞒,选择了避重就轻。
我们害怕承认是自己错了,我们害怕承认是自己伤害了别人,我们害怕面对自己身上的那些自私、丑陋的地方。
但事实是,我们对那些不愿面对的事物有着过度的恐惧或是自己的曲解。
所以要我们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是遇到了某个契机,我们终于直面并且承认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却惊奇的发现:我并没有死/事实和我想象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它并没我想象中的那样可怕、丑陋/我其实有能力面对并且解决它/我可以带着这个问题但并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然后,我们意识到:原来我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不堪,我并不会轻易地被摧毁,我也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个时候,你开始有了勇气去尝试其他的事情,你开始相信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更大的可能性,你开始接纳更多,挑战更多。
这些,就是「成长」的真正含义。
在我看来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向内」的过程。
你是要擦去那些埋藏了你的灰尘,焕发出你真正的光芒与能力。
是令你逐渐意识到,你其实早就拥有了一切,现在只不过是令你逐渐承认并且相信这一点。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理解这一点,不仅是令来访者能够走出困境,获得成长的关键;
也是作为咨询师能够给来访者带来「滋养」和稳定的安全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