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老的诗歌都是从集体创作开始的。时代在改变,但古诗中的重复同样很重要,诗歌的韵律就像回声一样不断地回响。这跟语言当中的乐感、音乐性也密切相关。
写作练习:
请大家写下自己记忆中三个或者四个不同的时间点,可以是五分钟之前的,也可以是很小的时候。回忆可大可小,可以是童年奇怪的想法,也可以关于一件漂亮的裙子,或者重要的纪念日。
在写这几个不同回忆节点时,不要刻意寻找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随意的写,跳跃的写,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汉语。写作时间只有三分钟,三分钟后我们会有一个集体的宏大的诗歌。
(三分钟后)
现在请十位同学自告奋勇的站起来,第一位同学先读一段自己的回忆,然后第二位同学继续,以此类推。第一段回忆读完之后,再来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直至十位同学都读完。
同学:我记得外婆家甜蜜的柚子片。
同学:我记得三天前我离开家,儿子挥挥手,说妈妈早点回来。
同学:我记得门前池塘里小蜻蜓贴着水面轻轻飞过。
同学:我记得野草莓等着我们这些山沟里面的人们去摘。
同学:我记得那年你的笑,我记得那时你的唇,我记得你的眼泪浸泡在我后半身的幽魂。
同学:我记得曾经在路上看见一个黑色的珍珠,拿到阳光底下,原来是一颗羊屎球。
同学:我记得门前那棵大槐树。
同学:我记得每到李子成熟的时候,我们这些人会天天的守在树下,嬉戏。
同学:我记得十年前刚毕业,和新同事们到海边,我们一起喝着啤酒。
同学:我记得把玉米须戴在头上。
同学:我记得再次见到野草莓时已经18岁,是同学的包装着野草莓,第二天我把这个包还给同学时拉开拉锁,里面飘出来的全都是香气。
同学:我记得将不同味道的调料一口吞下,来品尝人生的五味。
同学:我记得一个明亮的秋日,阳光清澈,母亲的身影从此盖过所有风景。
同学:我记得30年前来到山沟里和妈妈的同学一起爬树,和他们一起读书。
同学:我记得院中飘香的桂花树。
同学:我记得草莓越来越大,却缺少了原先的香气。
同学:我记得在8岁时趴在母亲的背上躲避路人的目光,那种无地自容。
凯瑟琳·鲍曼:这些“我记得”中,有的同学的句子比较短,有的则比较长,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交响乐一样,旋律非常波澜壮阔,有高音部,有低音部,还有中间部分。我们把不同的声音放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整个诗歌听起来很有意思。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练习,让大家看到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句子,长短不一,组合在一起却又有一种乐感。大家集体创作诗歌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乐章的一部分。
我刚才听到同学们集体创作的诗歌,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好故事。我们在授课时也可以让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回忆,拓展成一个更长的小故事。十位同学的回忆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各自有不同的主题,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些主题放在一起时,或者所有故事场景放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戏剧性的效果。这个就好比客厅里面长出一棵树,或者房子里面搭成一个城堡,是在创作当中经常用到的并置。在自由创作的阶段千万不要过度依赖自己的逻辑性思维,而是要让不同的回忆浮出水面,不用去管它们之间有何种联系。不要主动寻找“意义”,而要让“意义”自然而然的过来找我。无论我们在写作之前有何种规划,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流露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刚才我们集体创作的诗歌,每一句都是从“我记得”开始,这在英语当中叫做头韵。我们可以说“我记得……”,也可以说“那天……”,或者说“世界是……”,总之句子开始的前一两个字完全一样。这同样也是吟唱的一种,就像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吟唱诗歌时,通常以一个句子开头,后面的内容基本上都在重复这个句型,这也体现了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刚才所做的练习中,同学们在听到别人回忆的时候,突然跟他们有了某种生命的连接,使我们的团队关系得以建立。
在回忆不同事物时,我们会很自然而然的用到各种修辞手段。这可以为你将来创作长篇回忆录和诗歌打下基础。一位美国诗人写过一本名为《我记得》的书,长达三百多页,诗歌的每一句都以“我记得”开头。他是纽约派的诗人,与很多抽象派的作家关系都很好。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各种各样的回忆。不管大家是想写小说,还是虚构,或是非虚构作品,刚才这个练习都可以帮助大家。
接下来我要谈的是对于情感的关注。这是一个名叫“百慕大三角”的游戏,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神秘领域。请大家写出自己非常热爱、非常喜欢的事物,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的都可以。写的时候不要竖着写,而要横着写,就像写一篇文章那样。
(一分钟写作)
请大家在刚才所写的文字下面画一条线。接下来我们要做第二个写作练习,你要写下自己非常惧怕的东西,还是横着写。比如说狗、打雷、食物中毒。我曾经有个学生一度很害怕蝴蝶。大家一定从左到右横着写。跟刚才一样在写的文字下面画一条线。
(一分钟写作)
下面要做第三个写作练习,请大家写下一系列的画面,或者形象。比方说一个黄色的风筝,或是一个穿着绿衣服骑在蓝色自行车上的男人。可以是你脑海中的任何画面,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唯一要求的是,你所写下的必须是一个图象化的东西。还是从左到右的写,不要去想,不要停笔。
我们把三组练习放在一起看,看的时候你觉得哪一个词特别有意思就把它圈出来。请大家依靠直觉,而不是逻辑关系。
接下来做的事情很有挑战性,我们从刚才圈的词句当中,找一些联系,将它们组合起来,然后完成一段作品。这段话中不能直接用到恨、喜爱等情感词汇,但要在字里行间表现你的情感。每组中至少要用到一个词。
(三分钟写作)
刚才所做的这个练习也属于创意写作课堂上“严肃的游戏”,有没有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同学:清晨清新的空气,病床边的一杯水,深夜睡不着的时候在网上发现自己的朋友也没有睡着,跟着好听的声音唱歌,跟陌生人一起跳舞。(喜欢的事情)
同学:我害怕死老鼠,大狗,地震,害怕亲人的离开,害怕自己忘了上课。(害怕的东西)
凯瑟琳·鲍曼: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情况,让每个人都来分享喜欢的,或者憎恶的事物。如果你将喜欢的和害怕的东西融合在一起,会有意象不到的效果。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最后的作品?
同学:在宁夏,三岁的儿子一个人走在火车道旁边,儿子坐着别人的自行车回到家,二十三岁的儿子和几个同学开车去野山坡玩,拍回来的照片里,两个车轮都在泥土中,现在的儿子一个人留在北京。
凯瑟琳·鲍曼:我们听到了很多故事,看到了很多画面,这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电流的流通需要三个部分,如果只有两极的话无法完成导电。同样,在写作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需要三个点,才能够让一个故事活起来。坐着帆船航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一个点,必须从这找一个点,再从那找一个点。在沙漠里面也是一样,如果就只有一个点的话可能就会迷路。这个游戏叫做“百慕大三角”,即我们希望得到的、特别喜欢的、特别恐惧三个点构成了一个图像,像电流一样让故事活起来。如果你对写作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写作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情况下,爱恨都交织在了一起。
凯瑟琳·鲍曼(Catherine Bowman):印第安纳大学创意写作教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室,并获得MFA学位。曾在各类报刊杂志、诗歌选集中发表数百篇作品,获得美国年度最佳诗歌奖、手推车奖等多个奖项;曾应邀在美国各地以及比利时、英国、斯洛伐克等地讲授当代文学、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技巧;并在威廉玛丽学院、曼哈顿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驻校诗人、开设写作工坊。
本文根据凯瑟琳·鲍曼在“2015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课上的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