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每天都会读书吗?花多少时间读书?
我不一定每天都读书,而且读书的时间自己也无法掌控,我想,大家在这方面应该与我同感。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物质世界丰盈了,精神世界贫瘠了,难免“穷得只剩下了钱”。
2、你都读过那些书?养成了哪些读书习惯?
以前几乎什么书都读,人文类、历史类、艺术类、文学类、哲学类、自然科学类,不论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也不管中国的或外国的,并从中受益匪浅。我读书时,通常选择在晚上或节假日无其他琐事烦扰能够静下心来的时候,倚在床头,很惬意地翻阅提前从书厨中挑选出来摆上床头柜的自己喜爱的几本书籍。一般先看看开头,再瞧瞧结尾,然后从头开始一字一句认真读起,边读边咀嚼。我特别珍爱我喜欢的书,所以读过的书绝对保持清洁,也懒得摘记或抄录,反正读的书都是自己的,如果不过瘾,以后随时可以再重新浏览一下。
3、读书这件事在你的生活中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的,因为读书和写作一样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读书可以温润心灵,启迪智慧,涵养人生。
4、你现在还买书吗?习惯在书店买书还是在网上买书?
现在不像以前了,只是偶尔买些书。仍习惯在书店买书。闲暇时会逛逛书店,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便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当然,我买书很挑剔,对作者、出版社、封面设计,甚至印刷排版感觉不好白给都不拿的。自己梦寐以求的某本书而书店又断货,才可能想到网购。
5、你觉得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好书”应该没有固定的标准可言,个人的兴趣不一样,萝卜咸菜各有所爱。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都出版了存在着,既然它存在着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如果非为它定一个标准的话,那么,我觉得一部好书起码应该向读者传递点儿什么,使读者从中获得点儿什么。
6、家里的藏书中,哪一类书居多?
文学类书居多吧,不过也有其他方面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摆放在书房,心里很踏实,于是我知道了,书不仅是用来读的,也是用来摆的。
7、读书对你的人生有影响吗?影响你一生的都有哪几本书?
影响很大。在书中,我学会了真诚,对文字的真诚,对文学的真诚,对读者的真诚。我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这使我从小有很多机会读到很多书,最终导致我对文学的痴迷,亦因此背叛了他,偏离了他为我设计好了的人生航向,但我无悔。《梵高传》、《瓦尔登湖》、《一生》、《鼠疫》、《战争风云》、《乱世佳人》等等这些书都对我成长有影响,我常常会感动于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和恢宏的场景,折服于作者的高深立意和生花妙笔。
8、你认为读书对你写作有帮助吗?你赞同“文如其人”这种说法吗?
有帮助。我是写小说的,常识性的知识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我的小说中,还会从好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启示和灵感,当然我忌讳抄袭别人和重复自己。虽然我希望别人用“文如其人”来形容我,但我不赞同“文如其人”之说,因为作文与做人完全是两回事,完美的文字背后,也许作家的生活乱得一塌糊涂。
9、你是写小说的,能谈谈自己小说创作的体会吗?
我始终认为小说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2006年夏季,我有幸结识了几位商界的朋友,当时,他们正精心策划一次全国美食展会,我“友情出演”参与其中,经历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当然,这次展会以失败告终,我却因此出人意料地得到收获,那就是演绎出一篇小说《美食节》。这篇小说发表于2010年第3期《雪花》杂志,2011年获松原市政府第二届查干胡文学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与追求,体验世间的冷暖和炎凉,追求向往的幸福和美好,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小说创作亦然。
10、你最想对小说作者说点什么?
读书的人不见得就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发表作品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作家。别在乎他人对你的评价——写得好或者不好,写自己的,写自己想写的,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足够了。写小说重要的是语言修炼,其次是得进入角色,融入其中,若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肯定写不好。生命不在长短,读书不在多少,作品不在薄厚。女人会说下辈子不做女人,男人会说下辈子就做女人,而且做个乱世的女人。在这里,我只想说,自己难受自己知道,自己快乐自己知道。如果有来生,我还会写小说的,无关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