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写作”使你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些你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里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你没意识到的那些自己知道的东西。
初念
想象这世界上你最亲近、最了如指掌的人此时此刻在做(思考和感受)些什么,写作15分钟,用现在时和第二人称把你的想象详细记述下来。比如:你正在哼着歌,踮着脚尖,搜寻着昨晚我藏在柜子顶层的开心果……规则如下:
字迹可以潦草,语法可以不符合规范。
语言可以不优美,也可用陈词滥调。
可以重复,也可自相矛盾。
可以写毫无价值的东西。
可以写任何东西。
可以写得不着边际。
但必须一刻不停写足15分钟。
没人会看你写了什么——你的老师、同学,特别是你描述的那个人,都不会看。
“初念”改编自《心灵写作》中的练习。娜塔丽·高柏称之为“写作练习的根基”,她的创作方法大多以此为基础,目的是战胜内在的自我审查,超越传统或惯性思维模式,实现自然而然、充满活力的写作。用高柏的话来说,这种作品能展示“事物真实的样子”。
这个练习出现在“初念”一章,高柏称之为“定时练习”,这使她和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作家能联系起来,特别是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和格利高里·科尔索(Gregory Corso)。这一联系很有趣(也是有意为之的)。科尔索曾经说过:
我创作时从来不重写。初念最佳(first thought,best thought)。我们总是这样认为,最初写下的语言,往往就是最好的语言。最初的想法是最纯洁的想法,纯洁的东西是自发的。
科尔索这番话是以纽约大学客座讲师的身份在艾伦·金斯伯格的创意写作课上说出来的。学期初金斯伯格给学生派发了份资料,收录的是他的“心灵写作要素”,其副标题是一句名言:“初念最具艺术价值,转念发挥的是其他作用。”这句话出自浪漫主义诗人和画家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然而金斯伯格的朋友、另一位“垮掉的一代”诗人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则认为,它更像一句“佛理”。的确,金斯伯格“心灵写作要素”清单中的第一句就是“初念最佳”,这句话出自他的佛学师父邱阳·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作为作家,娜塔莉·高柏的名望远不及艾伦·金斯伯格,但她也是一名佛教徒。《心灵写作》不仅关乎创意写作,也关乎灵魂启迪,她把这种灵感的来源称为“呼吸天意”。她在片桐大忍禅师(Katagiri Roshi)门下学禅,她在书中大量引用禅师的语录,并把定时写作描述为“一种帮助你参透生活、变得明智的方式”。换言之,对高柏来说,自动写作既是目的——一种冥想,又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理解,甚至是自我疗愈的方式。
这种对个人成长的强调,在茱莉亚·卡梅隆所著《艺术家的方式》中尤为突出。她把自动写作的练习称为“晨间随笔”,早晨起来后立即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满三页纸。这样就能“缔结艺术家与伟大创造者间的联盟”,得到“宽恕和自我宽恕”,获得“安全感和希望”。
《艺术家的方式》基本没有提及每天这样码字与最专业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所理解的写作有什么相同之处。作者写道:“晨间随笔是一种冥想,它能带给你创造力,把你带到造物主面前。”她在《艺术家的方式》中把日常生活视为一种病态或不良嗜好,人们慢慢从中恢复健康,而晨间随笔也是冥想的形式之一。不过,它们并非专为日后修改成更完整作品的目的而写。事实上,修改、编辑或完善材料要运用判断,而晨间随笔不是用来评判的,哪怕从审美角度也不是。
“记住,你的艺术天分就像个孩子,”卡梅隆说,“它害怕黑暗、妖魔还有恐怖的冒险。作为它的守护者、它的老大哥、它的卫士和同伴,你应该让它知道,出来玩耍(工作)是安全的。”
显然,作为艺术天分的守护者、老大哥和卫士,对它评头论足就等同于虐童,是对艺术天分的摧残。
类似宗教热情的灵感论在文学史上由来已久。比如当代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在她的 《与死者谈判》(Negotiating with the Dead)中写道: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一种修炼,而不仅仅是一门手艺。它们是宗教意义上的修炼,在这里,孤独的等待、精神的放空和自我的否定都在起作用。
这种接受“无我”的理想不仅在金斯伯格和高柏的佛教箴言中出现,而且在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前辈的作品中也都出现过。浪漫主义作家是得到灵感的人——或者说他们有时自称如此,他们把这种状态形容为半梦半醒或亦幻亦真。小说家帕特丽夏·邓克尔(Patricia Duncker)在记述玛丽·雪莱(Mary Shelly)塑造弗兰肯斯坦的情形时是这样描述的:“在明智的被动状态中,自我任由无意识操控,迸发各种奇思妙想,不受审查,没有边界。”
本文选自《写小说的艺术》一书。安德鲁·考恩 著。
创意写作坊
偶尔煽情,却从不滥情
偶尔浪漫,却不一定花言巧语
她不华丽,却足够真诚
她不爱跟风,只默默做自己
她偶尔缺席,却总会温暖回归
她偶尔会派发小礼物给你
不一定昂贵,却精心准备
她就是“创意写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