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曼特尔说:如果你渴望一本书经久不衰,值得一读再读,一点都不要考虑情节,好好思考一下你的人物……如果你的人物塑造合理,他们会只做符合自己风格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处事也会出于你所赋予的性格,而且你将发现人物会带动情节。
我们在遗忘了具体的情节之后很久还能记得那些人物,他们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复杂。正如简·加德姆认为的那样:如果它的人物(人物是小说的一切;除了在恐怖小说中,哪怕在恐怖小说中,故事情节也必须自行发展)没有争议性、可辩性,而且不能让不同读者形成不同的看法,那么这本书就价值不大。
一部小说成功与否在于它的人物塑造:人物塑造得好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人物塑造得不好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要想创作出读者喜欢的人物,首先你必须了解他们:他们会受什么驱使,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他们会做什么、说什么,就如W. 萨默赛特·毛姆指出的:对你的人物了解得越透彻越好。
对很多作家来说,人物的发展是个有机过程。可以只先展示有关人物的一个画面,然后自此延伸,就如罗丝·特里梅因所描述的:
1983 年8 月一个下雨的午后,我躺在布尔日市一家宾馆的房间里,醒着做了一个梦。我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乡间某处低矮的石墙边。他头发稀少,呈沙土色。他看上去略带倦意,神色忧郁。他抬头望向清澈的天空,看见一只大鸟在盘旋。意识到那是一只鹰时,他的表情由悲伤转为惊奇。那只鹰越飞越低,落在墙上,刚好停在这个男人面前,望着他。此刻,这个男人容光焕发,他感觉到一阵狂喜,明白一些奇迹已经发生了。这一连串的画面,有突然间脱胎换骨或超脱的意味,奠定了我的小说《游泳池季节》大概的框架。这是这本书的“第一神秘之处”,将要或者可能包含这本书的精髓,它正确阐释了小说神秘的意义所在。这是小说写作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想象力负责画面,大脑则提供故事的背景和意义。
如果我们留意的话,会发现这些作家所提到的让人着迷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个开启合适的过滤器的问题。你也许已经注意到,如果去商场买一台电视机,你会看到满眼都是电视机广告。但是一旦买了电视机,这些广告就都消失不见了。当然,它们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你既然已经不在电视机市场了,你的思维自动就把它们过滤掉了。
与此相似的是,我注意到当我带着相机出去的时候,很多人看上去都很有趣;事实上,他们一直都那样,但是一旦手中拿着相机,我就是在以探寻的目光打量他们。有时候,我可以小心谨慎地给他们拍照,有时候却不能,但这种细致的观察会把他们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虽然你会在主要角色上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安东·契诃夫也指出了精心塑造优秀配角的必要性:
无论你愿不愿意,组织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先考虑的是框架:从一群主角和次主角中挑选出一个人物——妻子或者丈夫,将其融入故事背景之中,使其发展并且突出。被放置在背景中的其他人物角色却只经历一点点小的变化,最终这种布局看起来就像夜空:众星捧月。但是如此一来,这轮明月无法发挥其作用,那些星星也无法清晰辨认;如果星星没有意义,月亮也便失去意义。尤其是在电影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往往被认为是主角,但也有很多例外。要当心给观众造成那样的印象,尽量避免让次要人物先出现,除非那个人物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主角的出场。
如果还没有合适的配角,你可以培养作家的思维模式,留心那些偶然听来的具有启发性的只言片语,注意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你可以留心以下事物:
一种另类的穿衣或者搭配风格。
一个很棒的短语。
一个人独特的姿势、走路方式及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
人们怎么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人(服务生、出租车司机等)打交道。
一个人如何回应一句溢美之词。
与一个人相关的强烈味道:香水味、雪茄味、香烟味、清洗剂味和熟透的水果味。
下次去购物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订个计划,观察至少一个有趣的人。注意他们的某个细节:破旧的鞋子、鼓鼓囊囊超大号的包,或者是手指上不同的戒指。发挥你的想象力,由某个细节引申出一个较长的故事,讲述他们是什么人。那个穿着破旧鞋子的男人——他买不起新鞋吗?不是,因为他失业一年多了。他看上去像办公室职员——他在哪里上班?被解雇了吗?为什么?因为失控的办公室恋情?
如果你目前正在创作,可以明确一下自己想要注意哪个细节,以备将来用到。你可能想悄悄地用相机把它拍下来,或者迅速地写在笔记本上。如果你每天都这样做,不久就会发现一切都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