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念过去,还要回忆过去

创意写作坊2个月前发布 李冰
3 00

 

Yesterday Once More,Carpenters – Yesterday Once More

回忆录应该是这样的

阅读回忆录——我们得以发现彼此的共性,我们与他人的同一性,以及我们共同的人性。当你每一次在生命中发现意义,你都对人类生活贡献了更大的意义。你通过日常的个人生活,也触及了外在的普遍生活。

对于作家来说,回忆录的精髓,就在于作者对于意义的找寻以及读者的共鸣。传记作家对待读者就像朋友一样,他会通过讲述创造一个与读者共处的空间。读者想要知道传记作家是如何在他的生活中创造意义的,因为他们也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做。

我们来看一下伊莎贝尔·哈甘是如何写下她的回忆录《归属》的。这部作品由片段组成,和诗歌中一节一节的写法一样。全书核心是一座老石头房子,白葡萄酒,坐落在法国南部的葡萄园里。以下段落取自名为《火》的章节,其中哈甘集合了对于火的记忆,并且将其与四季联系起来,每一季都写了不同的部分。下面是对春天部分的回忆。

选自《春天的火》部分

 

在橄榄园的一角,我们正在焚烧去年秋天清理路边灌木时留下的干树杈,我们点着一小堆火,不时往里面扔些新砍下来的树枝,享受着火焰从油滋滋的嘶嘶声到劈啪作响的变化。陈木散发出一股蒸汽似的白烟,但是橄榄枝烧起来又黑又腻,下午期间,火焰里还升起了一种咆哮般的声音,感觉那团火的心中好像住着什么有野性的东西,我想我最好还是去打一桶水,“以防万一”……

我一路跋涉过丛生的荆棘,来到开满紫罗兰和野水仙的河岸边,就在弯下腰想要取水的时候,看到了平静水面上我的倒影。我有一种强烈的、曾经做过这件事情的感觉,如果不是现实发生过,那就是在梦里。在提着水桶回来的路上,我穿过野鸢尾花和黑刺李,停下来抬头看到对岸矗立的白杨树,它们的新叶映衬着蓝天,闪着淡淡的黄铜色。我感到自己就是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哈甘将事件与回忆编织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到其中个人神话的特征。作者在法国南部探索着生活的意义,循着故事回溯到时光中。

在爱德华多·加里亚诺的《皈依之书》中,这种片段拼贴的方式更加明显。在这本书中,加里亚诺将警句、诗歌、轶事、梦境、游记、政治评论和自传以一种他自己的超现实手法综合在一起。在杂志《第四种类型》的一次采访中,加里亚诺解释说,“我现在正在写的这种片段,可以覆盖所有被解构的细小现实,以至于每一部分都因其细小精致而得以反映整体的普遍性。”他从异常简练的文本开始,慢慢地将其以它们自身想要的样子整合在一起。“这是自为之书。”我们都向往这一过程的发生。

回忆录——进入生活的窗口

我们提到过,回忆录是进入生活的一扇窗口。正如一栋房子有许多窗户一样,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写很多的回忆录。我自己就曾经写过关于梦境、关于祷告者、关于在欧洲抚养孩子的不同的回忆录。这就是三个不同的窗口。其实还有更多可以写。重要的是你需要找到你想写的是哪个窗口。你对什么有热情?如果是约瑟夫·坎贝尔的话,就会问什么是你的天赐之福?你生活中的哪一部分会召唤你进行自我反思?深入地想一想这个问题。你的回忆录的主题会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回忆录,可以直接看后面的练习。如果你只是刚刚开始,回到你的记忆中,或者回到日记中,看看在阅读这本书的过去的九个月中你都写过些什么?读一读你的日记,你的梦境,你的随笔,你的散文诗。哪种意象、哪个故事触动了你?此刻你就是点金术士。你要找到黄金,找到你想在回忆录中描写的东西。慢慢地想,然后再来做这个小练习。

你想要打开哪扇进入你生活的窗口,对此写几句话。限时五分钟。

 

回忆之窗,应具备这样的框架

你会给自己的回忆录设定哪种框架呢?你怎样限定所包含的内容呢?在特里斯汀·雷纳的作品《新自传写作》中,她列出了可能的限定框架,这一目录还附带有示例。以下就是其中一部分目录,我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更动。

——生命中的一个阶段:拉塞尔·贝克的《长大成人》

——背景设定:安妮·狄勒德的《溪畔天问》,吉尔·克尔·康韦的《库伦来时路》

——特定主题(心理,状态,或者精神):威廉·斯泰隆的《可见的黑暗》,特里·坦皮斯特·威廉姆斯的《红:沙漠中的激情与忍耐》

——家庭:帕特里夏·汉普尔的《浪漫的童年》,维维安·高尼克的《狂热依恋》

——语言:爱丽丝·卡普兰的《法语课》,沃利斯·王尔德梅诺兹的《母语》

——反思:荣格的《回忆·梦·思考》,埃蒂·希尔萨姆的《被打断的生活》

——旅行:保罗·泰鲁的《铁路大集市》,W•S•默温的《夏日门廊》

——日记:伯吉尔德·妮娜·霍尔泽的《在天堂与人间漫步》

——选集:艾丽斯·沃克的《我们的所爱终将得救》,芭芭拉·金索尔的《小奇迹》

想象一下你自己的窗子:它有怎样的框架?是你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地方?一个主题?一系列思考?一次旅行?一段家庭史?一个选集?

写几句话描述窗子的框架,你的回忆录的框架。限时五分钟。

 

有些东西不必要去回忆

津瑟的《创造真相》一书中包含安妮·狄勒德的一篇散文《潮文写作》,文中谈到,作家的任何作品,尤其是非虚构作品,必须要决定包含什么和去除什么。当她在写《一个美国人的童年》的时候,她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正在写什么?答案是这是一部关于童年激情的作品。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孩子的内心生活以及她日益形成的对于世界的认识的作品。正是因为这样,她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中,写了她与自然的关系,匹兹堡及其周边的世界,以及她的父母。同时,她没有写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怀俄明州的暑假,与不同年轻小伙的探险,或者任何干扰她的家庭生活的部分。这就是她的取舍。

这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你创作非虚构作品的时候,你是否在意你身边亲近的人?你是否会把作品给那些出现在你笔下的人看?这对每个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选择。狄勒德对此有自己的答案。她去除了所有可能会干扰到她的家庭的部分,不过给所有她写到的人都看了她的作品。

现在来想一下你的故事适合怎样的框架。想想那些梦、回忆、经历和思考。还要再考虑一下你可能会用到的不同的写作形式:日记、个人随笔、旅行见闻、对白、散文诗以及各种片段。当然还可以加上照片和图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