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白是使故事更具戏剧性的一种方法。
一段简练精彩的对白通常可以同时起到揭示人物和推进情节的作用。可以使读者融入场景中,写出彼此遭遇中的氛围感。
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节选片段中,这两点展示得完美无缺,读者抓住了维米尔和年轻女孩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同时体会了他们之间产生的微妙关系。同样,《水的颜色》中的对白也让读者既感受到了儿子的困惑和母亲的耐心,也让读者期待伴随着这个年轻男孩对母亲的越发崇敬,故事会如何发展。
写作时要记住精彩对白的三个功能:
——揭示人物(由于对白是描写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它可以揭示对话中的每一个人物)
——推进情节(由于对白是一种有意义、连贯性的思想交流,所以它可以引起进一步的行动,并深化主题)
——语气情境(通过描写场景真实发生的时间和亲密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下面以一首诗作为最后一个例子,说明对白是如何在诗歌中得到有效运用的。《阳光咖啡馆的咖啡》是短篇小说家和诗人阿利斯泰尔·斯科特的作品,首次发表于《支流第五集,日内瓦作品》。
《阳光咖啡馆的咖啡》
对话盘根错节,
我的奶咖啡中腾起热气
芬芳的只言片语,
一串笑声,
“什么呀,不是吧……”
一个女人独坐,
喝咖啡。她的打火机点不着
手上没有戒指。两个老相识,
急忙上来帮忙,想起来
昨晚熄灭的火柴。
他们的茨冈卷烟缭绕起烟雾。
“马赫塞尔!”
服务生一阵风似地穿梭
在各桌间,提供笑话和啤酒
没人过来理睬,在门口,
一个男人正在抖落衣袖上的雨水,
对着手机讲话。
说得很大声。语速很快。
“卖出!卖出!
现在就卖……”
他的话掷地有声。刻不容缓。
我一口喝干咖啡
看着外面
雨滴斑驳在透明玻璃窗上
教堂钟楼的钟面变了形
它所标示的时间已经失真
这么说我有时间
再点一杯咖啡。
“马赫塞尔!”
这首诗里的对白使读者进入了咖啡馆的场景,与诗人一起坐在了桌前。来看一下这些对话是如何起到上述三个功能的:
——揭示人物:叙述者选取了零星几个词来描述他坐在咖啡馆里的感受。他惯用只言片语,令人期待展开的故事,甚至一些半真半假的陈述。然后是,“卖出!卖出!现在就卖……”他无意中听到一些紧迫的事——这是一个卖出的好时机——然后他的注意力又转回了他的咖啡。
——推进情节:诗的每一节互相支撑,通过直接说出的对白推进。服务生的名字被重复叫着,“马赫塞尔!”“马赫塞尔!”的叫声盖过了咖啡馆的喧闹,将你带入了现场。
——语气情境:通过在诗中加入对白,斯科特创造了咖啡馆情境的氛围。同时,他让读者感受到了叙述者的情绪。